從大會計師事務所標榜的自己是全球性企業來判斷,你也許會認為,這些事務所在全球各地的審計工作標準應是一致的。但請三思。
帕瑪拉特(Parmalat)丑聞已暴露出,大會計師事務所是以怎樣的方式只顧遵守各國審計準則,而不管那些準則是否符合最佳慣例。這種做法是不可接受的。
在將來一段時間內,我們無從知曉,德勤(Deloitte)意大利公司與均富會計師事務所(Grant Thornton)的合伙人是否在被控欺詐案中,同帕瑪拉特管理層串通勾結。兩家事務所分別是帕瑪拉特的主審計方和次審計方。意大利檢察官聲稱,這兩家事務所的合伙人簽署虛假信息,為帕瑪拉特的股價提供支持。
均富起先聲稱是欺詐案的受害者,隨后在今年1月同其意大利分公司斷絕關系。德勤則對其合伙人將被澄清罪名充滿信心,表示公司遵守“意大利當時有效的標準”。
如果管理層決定偽造賬簿,那會計準則就等于作廢。然而,審計標準中包含了一些指導性規則,告訴審計師如何發現欺詐行為。意大利有關兩家事務所該怎樣合作的標準薄弱,因而容易被鉆空子。作為帕瑪拉特的主審計方,德勤在1999至2002年間證明,該集團的賬目沒有疑點。但作為帕瑪拉特前主審計方,均富曾對帕瑪拉特一些子公司的賬目審計負有責任,而這些子公司現已成為受控欺詐案的焦點。這些子公司持有虛構資產,用來掩蓋帕瑪拉特營運虧損。最聲名狼籍的是位于開曼群島的Bonlat,估計該公司在美國銀行(Bank of America)擁有一價值40億歐元(合27億美元)的賬戶。該賬戶被揭露為虛假賬戶,從而導致帕瑪拉特的崩潰。
德勤沒有對Bonlat進行獨立審計,因為根據意大利審計標準,德勤可以憑借原來均富的審計結果。德勤在審計集團賬目時,不對那些子公司已有的審計結果負責。這種可怕的情況必須得到糾正。
意大利去年就主次審計方工作采用了與國際審計標準相當的法規,這些姍姍來遲的法規促使這樁欺詐案最終昭示出來。國際標準規定,主審計方應仔細考慮次審計方的重要審計結果。2003年年中,德勤對Bonlat的賬目提出疑慮。
歐盟委員會眼下提議,主審計方應該對集團賬目的審計負全責。委員會還在考慮,要求審計方采用國際審計標準。委員會計劃將在明年推出上市公司國際會計準則,而該倡議將作為此舉的一個補充。
在這種背景下,全球性審計公司應該致力于在世界各地采用國際審計準則,或者相應的國家標準。
這將迫使這些公司正視自己松散的業務結構。它們不是統一的企業,而是自治的、帶有國別性的企業組成的全球性網絡。這對在網絡各處開展一致的審計工作會產生負面影響。
意大利強行規定,企業的審計公司必須至少每9年輪替一次,這樣做應能消除審計方與公司間的曖昧關系,但帕瑪拉特丑聞對這一強制性體系造成不良影響。
歐盟委員會計劃,要么規定審計公司每7年進行一次強制性輪替,要么規定審計公司的主合伙人每5年進行一次強制性變換,以取得恰當的平衡。
但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仍然聲稱,更換審計公司有礙對賬目進行恰當、詳細的審查。這種說法有缺陷。對審計行業來說,聲譽就是一切。要確保審計公司干得好,完全要靠它們自己。
- 發表評論
- 我要糾錯